首页>>元坤资讯>>物联网数据在未来城市建设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
阅读量:887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呈指数级上升趋势。螺旋式上升的人类社会,在一轮又一轮的技术浪潮中沧桑变幻,带来进步,塑造出繁荣与危机。
16世纪,大航海时代使得大陆与大陆之间联系起来。19世纪,蒸汽与铁路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联系起来。20世纪,信息革命通过互联网使得人与人联系起来。 如今,互联网使地球上超过65%的人紧密相连,由此焕发的经济活力和全新产业生态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
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深刻影响城市发展的未来。其中“物联网”作为互联网在物之上的延伸,试图在“人-人相联”的互联网格局中构筑一个“物-物相联”、“人-物相联”,乃至“万物相联”的全新人类图景。物联网使得联系的纽带全面扩展,在科学技术与政策法律发展成熟的条件下,万物相联将不再只是愿景,而是不可阻挡地未来趋势。
物联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石
城市化是全球发展的大趋势。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趋势报告, 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7亿,其中全球城市人口总量将增加25亿。这将是对现有城市功能和容纳能力产生巨大压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将是解决这一挑战的主要方式。
可以预见,在未来三十年,物联网数据将充分释放城市建设的潜能。从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活动等诸多方面彻底颠覆已有的范式。
城市的智慧化来自于针对各种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反馈,没有数据的流通,就谈不不上长期可持续的智慧城市发展。物联网数据是释放城市未来智慧化活力的丰富宝藏。据统计,每天有超过250万兆字节的数据产生,其中超过50%的数据来自物联网设备。然而,只有不到1%的数据得到了运用。如果将物联网数据的价值充分释放到未来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所形成的推动力将是无可估量的。
然而,当前物联网数据主要面临着“数据孤岛”带来的挑战。尽管存在大量有价值的数据集,但彼此之间相互独立,无法联系,也无法创造价值。由于相关政策、法律、企业经验与社会文化的成熟程度仍然不足,数据独立的存储在各个相关方手中,形成一座座无法联通的孤岛。因此,由各相关方携手合作共同释放物联网数据的价值,已成为广泛共识和共同关切。
物联网价值体现在数据的分享和流通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兴事物时,人们的反应总是喜忧参半,乐观与保守并存。技术的进步往往导致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方位的变迁,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与不确定性。一方面,公众与社会接受新兴技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另一方面,政策框架和社会文化适应技术的发展则亦是一个漫长且充满博弈的过程。因此,我们既需要秉持乐观的态度,也需要采取稳健递进的方法。而释放物联网数据的价值,首先要探讨物联网数据开放的前提条件。
物联网数据开放应当具有以下几大前提条件,当然,这些条件也即可以看作当前政策制定者、商业参与者以及公民社会需要共同突破的主要障碍:
第一,用户端和需求侧推动数据流动和分享。 我们认为用户端和需求侧推动是数据开放的根本前提。没有需求就没有流通和交易,就不能体现数据的价值。物联网数据开放应从经验的视角出发,从实际需求出发。应实事求是。由迫切需求推动各方达成共识,形成物联网数据开放良性循环。
第二,对产业和企业来说,物联网数据开放应具有商业价值。物联网数据开放需要能够带来切实的商业价值,才能使产业长期稳定发展,企业获得可持续的商业推动力,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繁荣。智慧城市产业界特别关注挖掘和利用数据价值,并以此建立相应的商业模式以及多边互利合作关系。
第三,对政府和公众来说,物联网数据开放应具有深刻的社会效益。城市的物联网数据来自城市建设和运维活动,相关的数据具有公共产权属性,物联网数据开放基于全社会的共同意愿,数据的利用也需要考虑公民的全体福祉。因此兼顾商业价值的同时,社会效益也必须得到重点考量。从政府角度出发,物联网数据开放需要带来切实的治理成效,使得城市治理更为便利优化、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从公众角度出发,物联网数据开发需要在提升市民生活幸福度、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形成正向回馈。
第四,数据标准化及数据质量。不仅仅是物联网数据,任何开放数据需要得到运用,都需要基于一定的标准化原则和流程,以保证良好的数据质量。当前,经济社会被笼罩在数据孤岛上的一大原因就是数据标准的缺失。如果缺乏一个统一的数据生成、使用、反馈、评价标准,即使多方存在想要开放数据的意愿,数据之间也只能互为说着不同语言的外国人,不能够真正流通起来。而数据质量标准的缺失则使得当前大量无效数据和虚假数据成为数据价值化的障碍。因此,建立数据标准和保证数据质量应是物联网数据开放的当务之急。
第五,人权、隐私与数据安全。物联网数据开放必然会涉及到数据权属问题以及隐私数据问题。在开放过程中,个人基本的隐私权必须得到充分保证,由此必须保证关于保护隐私数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保证数据脱敏处理等技术必须相对成熟。同样,针对数据安全的政策法规与技术保障也必须到位。在一个以数据为手段的社会中,开放不是目的,人才是目的本身。因此人权、隐私与数据安全是物联网数据开放的作为“以人为本”的必要保障。
第六,公众参与和数据文化。新兴技术往往催生新兴文化。物联网数据的大规模开放也构成了一种社会文化氛围的天然土壤。技术催生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反哺技术。特定的文化氛围能够让全社会参与技术的革新与应用。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公民参与和技术平等成为世界呼吁的主流。因此,公众参与和数据文化的建设也应当成为物联网数据开放所不容忽视的前提条件。
数据的分享机制
数据价值流通是一个复杂的多边博弈过程,任何一方或者双方都不能形成一个有影响和市场共识的体质,而物联网数据的多样性、持续性、及时性是最重要的价值属性。
我们倡导多边沟通协调机制,将政府,企业和学界联合起来,开展数据开放与分享的协调框架的讨论和研究;结合全球的实践案例和地方政策法规,组织设计和倡导一个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性的物联网数据分享机制与市场。通过集思广益、理论设计、项目践行、总结经验等环节,提出符合各国发展背景和需求的数据开放与分享平台。
日积跬步,终至千里,促进社会和商业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重要且长期的过程。世界经济论坛期待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同行,共同释放物联网数据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的无限潜力。
声明:本文由入驻电子说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客服热线
400-618-9990 / 13621148533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