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668
近年来,得益于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智能家居先后渡过了自动化、单品智能化、物联网+家居场景三个阶段,迈入了全屋智能探索期。借助AIoT、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智能终端的AI能力逐渐提升,学习用户行为、构建用户画像,智能家居设备的主动智能及无感化服务趋势崭露头角。
国内市场中,来自通信、互联网、家电、家居、地产等行业的巨头纷纷发布智能家居战略,并布局产品生态,赛道异常火热。据奥维云网地产大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1-7月全国精装修新开盘项目中,智能家居配套率达82.2%,较去年同期上升了7个百分点。可见,疫情之下智能家居产业不退反进,“宅经济”的崛起使得消费者对于智能终端的需求更加精细化,也更加严格。
“把蛋糕做大”自然是业内共识,但面对口味越来越“刁钻”的顾客,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近期,IDC FutureScape发布了对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十大预测,物联网智库对预测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或许可以助力行业从中探寻方向。
1. 智能家居增长势能向碎片化设备倾斜
对于有购房或装修计划的家庭而言,自然可以在前装阶段搭建智能家居框架,在装修过程中预埋照明、音乐、开关插座等系统的管线及路由。但是,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音箱+智能单品+APP”的快餐式智能家居系统才是首选。 所以,为快速打通家居场景、实现室内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传统家居产品必须加快智能化转型进程。
目前,格力、美的、海尔、飞利浦、欧普等传统家电厂商已分别接入了阿里、小米、百度、华为的平台中,灯具、冰箱、电视、洗衣机、电动窗帘等终端已基本实现了智能控制。
据IDC FutureScape预测,到2021年,智能照明增长速度超过90%,智能家电增长速度超过30%。
2. 智能家居生态平台将逐渐从底层系统进行统一
多设备互联互通是实现全屋智能的基础,而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场仍处于群雄逐鹿阶段,阿里、百度、小米、华为纷纷构建自己的平台及生态,难以实现跨平台的设备协同,品牌间的割裂状态也在无形中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且限制了设备间的无感化联动,严重阻碍全屋智能落地。所以,各平台及生态间的协议、标准统一势在必行,才能实现多设备协同,使得消费者的应用体验在多设备无缝迁移和衔接。
据IDC FutureScape预测,到2022年,85%的设备可以接入互联平台,15%的设备搭载物联网操作系统。如此之大的智能设备体量对通信稳定性及数据传输功耗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以蓝牙、ZigBee、LoRa、NB-IoT为代表的低功耗通信也逐渐成为家居领域的主流。
2020年12月,由24位院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以及阿里、百度、海尔、华为、京东、小米、中国电信、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共同发起,佛山电器照明、格力电器、公牛集团、雷士照明、美的集团、欧派家居、OPPO、欧普照明、中海地产等联合成立了开放智联联盟(OLA联盟)。联盟旨在充分发挥国内物联网产业优势,构建符合中国产业特点的、技术领先的物联网统一连接标准和产业生态圈,并将以智能家居领域先行先试。相信,智能家居生态平台的统一指日可待。
3. 视觉和传感交互将成为新兴增长点
目前,智能音箱是国内智能家居交互终端的领军代表,阿里旗下的天猫精灵、小米旗下的小爱同学、百度旗下的小度在这一领域几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垄断局势,在生态覆盖率、用户体验等方面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如今,智能家居设备将向多模态交互进一步发展。据IDC FutureScape预测,到2021年,24%的智能家居设备将搭载视觉或传感交互功能。而视觉与传感交互技术的提升也将进一步催化智能家居设备中的可移动性产品发展。
视觉方面,小度、天猫精灵、小爱同学等智能音箱都纷纷推出了搭载交互智慧屏的新产品,丰富了消费者的交互方式,并通过加装摄像头的方式将应用场景拓展至线上教育、视频通话、儿童独自居家观察等新场景。传感方面,随着AI技术的持续发展,不同类型的电子皮肤相继问世,可检测人体的血压、血糖等指标,一些智能马桶厂商也在产品中加装了生物传感器,可通过尿液检测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管理建议。
4. 家庭交互中心逐渐向大屏化发展
2020年12月,华为发布了智慧屏及“ALL IN ONE”智能家居战略,其中,华为智慧屏将作为家庭IoT的控制中心、智慧交互中心、跨屏体验中心和影音娱乐中心,一举成为业内焦点,也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对于交互终端的认知。
如今,人类步入了多屏时代,手机、电脑、智能手表、pad、电视都已经成为人机交互终端。随着智能场景日趋丰富,屏幕所承载的数据信息也随之扩大,未来家居设备也将逐渐与办公、车载设备进行横向打通与联动,进而推进智能家居交互中心向大屏化发展。
据IDC FutureScape预测,2021年,智能电视65寸及以上占比达到33%,语音助手搭载率达到68%;智能音箱8寸及以上屏幕将占带屏音箱市场的40%。
5. 连接方式逐渐强调便捷性和空间性
小米于2020年10月发布了UWB“一指连”技术,其亮点是:
一指操作——手机对准智能设备便可自动弹出操控界面;
一指投送——手机对准智能设备进行手势操控即可自动将当前屏幕投送至小米电视、触屏音响、小米笔记本等智能设备。
消费者感叹于小米“一指连”技术的魔幻效果时,业内人士则更关注UWB技术。
UWB本就是一种成熟的近场无线载波通信技术,苹果早在2019年就在iphone11系列产品上植入了这项技术,可支持车钥匙、无接触门禁、实时定位、点对点数据传输等功能。如果说UWB技术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始于苹果”,如今便是“疯于小米”。
小米不仅将UWB技术带入了智能家居领域,更是凭借其魔幻效果与大胆设想牢牢地拴住了消费者。小米在智能手机及家电中加入了UWB芯片和阵列天线,借助小米自研天线排列及算法,让手机和智能家电具备空间感知能力,形成互联,在准确度和精度上,可以实现厘米级定位,角度测量精度可达±3°。如此高精度的室内定位技术落地智能家居领域,将在室内定向连接和控制上创造出新兴应用场景。
据IDC FutureScape预测,到2021年,3%的智能家居设备将搭载UWB。
6. 家庭交互中心的发展对计算力的提升将有更高要求
智能家居交互中心将逐渐向大屏化发展,随着接入设备的增多及应用场景的扩张,其承载的信息量、数据规模也将大幅提升,所以要求算力也必须“跟紧不掉队”。
7. 数据隐私安全将成为各大生态平台建设的重要议题
诚然,身处信息时代,消费者经历了太多次的大数据杀熟、隐私泄露事件,对于指纹、人脸等生物信息的保护意识也逐渐淡漠,转为无可奈何。而家居场景不同于办公、安防、医疗等领域,私密性极强,但同时也是终端最多、最容易遭受攻击的场景,所以,数据处理本地化需求逐渐提升。
目前,百度AI人脸离线识别SDK已经过了多轮升级迭代,可实现离线RGB活体检测、离线近红外活体检测、离线对比识别、离线人脸库管理等功能;虹软ArcSoft旗下的视觉引擎也同样支持离线人脸识别、人证核验;讯飞开放平台可提供离线命令词识别服务,基于嵌入式离线识别引擎,零流量实时响应,实现快速稳定的本地化语音服务。
据IDC FutureScape预测,随着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安全防护意识的提升,离线语音和面部识别本地化将会快速发展。
8. IT厂商和传统家电厂商的合作日益深化
据IDC FutureScape预测,双方不仅要实现后端平台的云云对接,还将逐渐展开基于平台的渠道共建及场景化营销。双方将从前端销售阶段开始合作,加深捆绑。
家电厂商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服务经验、品牌影响力是大部分IT厂商难以企及的,格力的空调、海尔的冰箱、海信的电视、飞利浦的灯泡……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不可撼动的信任基础。一方面,智能化时代下,传统家电厂商已经开始着手转型,美的、海尔、格力等老牌龙头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平台,并凭借自身丰富的产品线几乎覆盖了新风、照明、取暖、厨电等系统。另一方面,交互终端是IT厂商发力的重点,这也正是家电企业的“软肋”,
所以二者的合作才能将家电设备与用户交互紧密的串联起来,从而实现场景化智能。不同于目前的用户DIY式智能家居,如果可以将完整的交互终端+智能家电体系直接交付用户,也将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9. 智能家居将进一步向四六级城市渗透
目前,一二线城市智能家居领域虽占尽市场集中、消费者教育完成、售后维修便捷、供应链完整等诸多优势,但普及率几近饱和,主要是存量市场的挖掘,而下沉市场的广阔空间可能会成为市场格局逆转的重要一环。
据IDC FutureScape预测,预计到2021年,四六级城市的智能家居设备渗透率将达到7%。
10. 环境控制类和节能场景化设备将在行业市场快速发展
电影《钢铁侠》中的AI管家贾维斯几乎满足了人类对于智能家居的一切幻想——主动、无感、准确。“他”像一位追随多年的仆人一样了解你的 喜好,只要一个命令便可完成一套指令。而AI没有感情,它所以依靠的便是环境感知进而根据用户习惯进行调控,为其营造舒适的家居环境,所以环境控制类设备在智能家居场景中至关重要,而节能减排则是国家长久以来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
据IDC FutureScape预测,预计2021年,智能照明在前装市场的增长将达到34%,智能温控类产品将增长26%,自动化控制类设备将增长31%。
结语
据Verified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808.3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078.8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3.52%。可见,智能家居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就国内市场而言,从地产、家装企业到互联网、家电巨头纷纷投身这一产业,为消费者构建了完整的前装+后装智能家居闭环。
如今,智能家居行业内部已经逐渐在“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这一愿景上形成共识,而家居场景的互联互通又进一步为各类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而随着UWB技术的普及、智能屏的迭代,相信“贾维斯”式的主动智能、无感联动或许也将不再遥远。
客服热线
400-618-9990 / 13621148533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